一、技术名称
芹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二、技术概述
1. 技术基本情况
近年来,由于我省芹菜病虫害系统化、标准化绿色防控技术缺乏,种植户科学安全用药普及度不高,出现禁限用农药使用、常规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严重危害芹菜质量安全。为助力全省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芹菜科学种植,推广轮作间作模式,降低菌源基数和虫口密度,集成推广农业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加快农药减量。
2.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项技术已经在我省菜园大面积推广应用,2017~2021年累计在成都市、内江市、德阳市等芹菜主要产区推广应用面积180余万亩。
3. 提质增效情况
该项技术对芹菜主要病虫害的防效可达80%以上,每亩可减少农药施用2~3次,减少农药使用量20%~30%,菜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产的芹菜质量安全。
三、技术要点
1. 农业生态调控
(1)轮作倒茬:避免与芹菜、香菜、胡萝卜等伞形科蔬菜重茬,可与水稻、葱蒜、玉米、茄果类作物轮作。
(2)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的病株残体,集中堆沤或销毁,并深翻土壤。
(3)健康种苗: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选用抗斑枯病、软腐病、菌核病的抗(耐)性品种。
2. 理化诱控
(1)防虫网阻隔:覆盖40-60目防虫网,在设施顶部覆盖遮阳网,进行防虫、避雨、遮阳栽培。
(2)性信息素诱杀:采用昆虫信息素(性诱剂)诱杀菜青虫、甜菜夜蛾等成虫,每亩悬挂2-3个,放置高度以高出作物10-15厘米为宜,集中连片使用。
(3)灯光诱杀:在鳞翅目害虫成虫盛发期,开展连片灯光诱杀。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每15亩安装1盏,开灯时间以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晨4点为宜。
(4)色板诱杀: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等害虫,蓝板诱杀蓟马。
3. 天敌防治技术
采用生物制剂防治蚜虫、粉虱、蓟马等害虫,压低虫源基数,施药7-10天后,棚内初见害虫时释放天敌昆虫,使用食蚜蝇防治蚜虫,丽蚜小蜂防治粉虱,智利小植绥螨防治害螨,小花蝽防治蓟马。释放天敌后做好虫害监测,及时采取必要的药剂防治。
4. 药剂防治
(1)蚜虫、病毒病:在育苗期、幼苗期选用单剂苦参碱、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噻虫嗪喷雾防治,或选用复配剂呋虫胺·溴氰菊酯、螺虫乙酯·溴氰菊酯喷雾防治,提倡优先采用生物制剂和复配剂。病毒病采取防蚜、避蚜措施,或直接拔除病株。
(2)斑枯病、白粉病:斑枯病在苗高3-4厘米提前喷药防护,发病及时采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等进行喷雾防治。白粉病选用蛇床子素或苯菌酮进行喷雾防治。
(3)甜菜夜蛾:在外叶生长期、心叶生长期采用苦皮藤素等进行喷雾防治。
(4)调节生长:芹菜定植后选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酸、苄氨基嘌呤、苄氨·赤霉酸叶面喷雾,促进作物生长、抗逆。
四、适宜区域
适宜四川省及国内类似生态芹菜种植区域。
五、注意事项
注重生物/化学农药、单剂/混剂交替轮换使用,避免同一生产季2次以上使用或在同一地区多年使用同一种农药。严禁超范围、超剂量、超频次用药,严禁使用禁限用农药,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六、依托单位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4号
邮编:610041
联系人:胡韬、田悦、喻枢玮、尹勇
联系电话:028-85520507
电子邮箱:sichuanip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