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长者专区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内容 / 重点工作 / 正文

提升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困难问题和期盼诉求

索  引  号:510683-2023-005335 文  号: 发布时间:2023-04-27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商务和经济局 关  键  词:西部地区 产业转移 存在 困难问题 期盼 浏览次数:
相关附件:

【字体: 分享:

一、提升西部承接产业转移能力面临的问题

(一)生产要素成本优势不明显,短期内难以快速提升承接能力

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迁建投资成本、原材料价格、物流成本、劳动力成本、水电气价格等因素将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的短期利益、长期生存和未来发展空间。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虽然在劳动力成本、水电气及某些原材料价格上有比较优势,但是物流成本增加、管理成本上升、高端人才不足等不利情况导致生产要素成本比较优势不明显。例如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人的学历和专业要求较高,西部地区在承接这些产业的同时,就面临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如果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吸纳人才,也变相的增加了人力使用成本。同时,东部地区吸引人才的政策更加开放,例如前海深港合作区正全力打造的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港澳居民在前海免办就业证,港澳居民在前海可缴纳住房公积金,放宽港澳专业人士执业门槛,允许港澳会计、法律和建筑等领域专业人才在区内提供专业服务,开展外国高端人才“一卡通”服务,以及享受医疗、税收、教育等方面的配套支持政策。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西部吸纳高素质人才的配套政策相对缺乏,不利于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人才转移。

(二)产业配套优势不明显,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短板

东部发达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庞大、分工明细、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例如广东的家电产业和服装产业,这种产业产生的集聚效应使得在产业链上的一个有限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十分灵活便捷,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起到很大作用。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发展水平仍较低,产业特点不突出,聚集效益不明显,整体上未能形成完备齐全的产业链,企业转移后,甚至需要东部地区企业作为配套,比如电器产业,企业生产一个电器需要几十个不同零部件,这些部件由产业链上的多个企业提供。在当地无法满足配套的情况下,转移到西部的企业需要从东部地区运输配套零部件,汽车运输每公里运输费用5元,1000公里的运输费用就需要5000元,从发货到收货需要两天的时间,时效性不高,而且成本和消耗也在增加。西部地区产业配套问题制约着产业转移的类型,影响了产业转移的进程。

(三)产业转移金融支持优势不明显,制约着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产业转移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但是西部地区的金融体系不完备,开放程度较低,地方政府(工业园区)金融配套服务滞后,缺乏政策性产业引导基金或有效的“银政企”融资平台,这些因素影响了企业转移的积极性,也制约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

二、提升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期盼诉求

一是全盘考虑,综合分析,着重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变化,减少转移消耗,国家出台相应政策,以有效措施降低人工、原材料、工业用地、物流运输等生产要素成本,促进高端人才向西部转移,最大程度的保障产业转移后的生存和发展。二是采取产业整体转移,规模化承接,减少“转移性死亡”。承接地要注重产业链培育,以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为“风暴中心”,加快发展配套产业,创造更多条件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链整体转移,促进产业形成新的聚集,通过产业转移努力将“小气候”凝聚为“大气象”。三是国家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激励承接产业转移的地方、工业园区应加快建设金融服务配套能力,建立健全产业转移引导基金,打造高效“银政企”融资平台。多措并举形成一个支持产业转移快速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为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提供持续的资金动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