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去年,由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牵头,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遴选工作。日前,2023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名单正式公布,包括7个县域试点单位、15个特色区域试点单位以及10个县域试点提名单位。绵竹市孝德——剑南连片区域入选四川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试点区域。
王平/摄
绵竹市孝德——剑南连片区域覆盖孝德镇全域、剑南街道全域和紫岩街道全域。区域内拥有绵竹木版年画和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存古籍13418册、不可移动文物点49处、古建筑27处、近现代文物点9处、历史文化街区2处、文物保护单位5处,年画文化、美酒文化、南轩文化、三国文化、德孝文化等多种特色文化交相辉映。区域已成功创建1个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天府旅游名镇、1个天府旅游名村、1个天府旅游名品。
近年来,绵竹市依托“剑南春酒坊遗址”和国家级文保单位“天益老号”明清古酒坊遗址,在剑南老街成功打造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形成了集“酒生态、酒文化、酒旅游”三大优势资源为一体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以绵竹年画传承、发展与创新为抓手,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产业优势,在孝德镇年画村创造了“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的生产组织方式,构建起“五干一分”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启动了以年俗、年趣、年味文化为核心吸引物的绵竹年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同时,成功推出以“画境绵竹”为公共品牌的系列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引领乡村振兴,成为全省示范。2022年,孝德——剑南连片区域共接待游客约130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14.3亿元。
《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成为国内首部针对年画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受到文旅部通报表扬。绵竹市还出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等若干措施》、印发《绵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方案》等一系列专项专规和政策措施,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引进专业人才10余名。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安全防护设施,将县级及以上文化保护单位“两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