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绵竹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委员发言摘登
推进工业强市
李琼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引领,全面促进企业数字化改革,建设制造业数字化平台,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政策支持,降低企业转型成本和风险,助力绵竹制造业转型升级。
钟晓英委员:建议加大科技项目的补助力度,鼓励科技成果在绵竹落地,提升绵竹工业经济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扩大人才引进制度的惠及范围,增强人才对绵竹的归属感。鼓励龙头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刘超委员:建议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主动了解人才所需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多重激励措施,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陈绍义委员:建议加强绵竹人才内部流通,更大效能发挥出人才优势。
殷万春委员:建议在人才引进上,注重人才的识别和激励机制,适当调整人才公寓入住条件,让各类人才能在绵竹安家落户,为企业筑巢引凤提供条件和平台。同时,建议绵竹职中和天一学院等高职院校加强与人社部门的沟通和对接,让学生掌握适用性技能,为绵竹输送更多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周述军委员:建议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与东汽战略互动的工作平台,落实好每年东汽给绵竹装备制造企业订单总量递增20%的承诺,夯实制造业业务基本盘。装备制造企业要深挖内功,走专精特新之路,积极探索运用数智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产品价值空间。
郝付勇委员:建议成立全市新能源产业联合会,进一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推动整个新能源产业抱团;加强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倾斜,帮助企业增强科研创新实力;成立以学校+工作室+企业+政府部门为一体的人才培训基地,加强人才招引与培养。
钟嫒琪委员:建议秉持“以酒为基、以旅为纲、酒旅融合、多元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入挖掘绵竹酒史和酒文化内涵,以文化赋能绵竹白酒产区的发展。以绵竹获评“中国美酒名城”为契机, 广泛开展相关推介、宣传活动,发挥其最大商业价值。积极申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绵竹白酒产区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促进乡村振兴
李伟委员:建议相关部门不断挖掘绵竹特色农产品优势,积极探索“农产品+”电商发展新路径。加大对电商生产端的政策帮扶,以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进一步提升绵竹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韦理嘉委员:建立农田碳汇监测体系和农田碳汇库,加强农田碳汇管理,提高固碳能力,加大对农田碳汇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推动农田碳汇的发展和利用,实行农田碳汇的惠农强农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实行相关农田碳汇的支持政策,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吴世伟委员:建议在乡村振兴中提升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其积极参与,加强素质培养,健全激励机制,不断丰富乡村振兴的内涵。
加速同城融圈
任勇委员:建议通过发展网红城市,破解县域引不来、留不住人的困局,借鉴山东淄博烧烤、贵州村超的经验,聚集人气,提升绵竹的知名度。
杨仁松委员:建议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包括戏曲、绵竹历史文化名人等。另外,建议让中医走出来,开展各种中医中药讲座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的价值和意义。
城市更新改造
邓晓春委员:加大对绵竹相关历史文化古迹的开发价值评估、发掘和研究等相关工作:如对与三星堆相关、金土村周边及后期各代重点古迹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通过发现新历史证据补全历史链条,进一步理清绵竹的历史脉络、源流和文化优势。
王兴庭委员:建议把绵竹南轩中学南轩祠提档升级,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进行展出。
民生服务保障
王跃平委员:建议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推动“家+校+社”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相互配合,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生理发育突变期、心智发育的高峰期。
罗雪菲委员:建议优化城镇公交线路,让每个镇(街道)都有直达车,方便市民出行。加快建设公交站点数字化站台,进一步优化川青铁路接驳车的公交线路和站点,提升城市公交综合服务能力。